“金子做的蛋糕能吃吗?”10岁女孩的疑问让母亲联系了检察院……
今年2月初,家住普陀的陈女士为了给10岁的女儿过生日,特地从一家私人烘焙作坊定做了一款网红金粉蛋糕。“科学老师告诉我们金属有毒,金子做的蛋糕能吃吗?”看着金光闪闪的蛋糕,陈女士的女儿不解地问道。女儿的这一问着实给陈女士提了个醒,她想起曾看到过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宣传,随即向普陀区检察院反映了该情况。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镀金’食品吃不得!”接到线索后,当天普陀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的检察官们便来到该蛋糕店进行暗访,发现确实有几款蛋糕用上了金箔、金粉做装饰品。

办案检察官对网络外卖平台进行巡查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人们追捧‘镀金’蛋糕不是个别现象。”检察官们迅速以糕点生产企业、蛋糕店为重点对象,对全区餐饮行业进行了覆盖式走访调查,又以“金箔”为关键词在美团、饿了么等APP搜索相关信息,也发现了在蛋糕、巧克力上添加金箔的现象。
“金并不是人体必需元素,金银箔粉入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可言,反而会抬高产品售价,成为营销噱头。甚至不少商家宣称的‘可食用金箔’,还可能是其它重金属和色素结合的‘假金箔’,存在重金属中毒的风险。”办案检察官介绍,民众虽然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但普遍缺乏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盲目追求“高大上”,使得“食金之风”屡禁不止,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今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食品生产者不得采购使用金银箔粉生产加工食品,食品销售者不得采购销售含金银箔粉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售卖含金银箔粉餐食。
普陀区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