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关喜娟 倾情公益诉讼 守护公平正义
关喜娟,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8年1月到洛阳市老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从事民事行政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先后被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授予“个人嘉奖”“先进个人”,被区政法委授予“政法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老城区人民检察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文明干警”称号。
关喜娟同志始终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满腔热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的职业信仰。先后参与办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益诉讼案件30余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特别是在省检察院交办的井沟村垃圾山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中,关喜娟同志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和部门干警十余次查看垃圾现场,询问相关证人,加班加点梳理证据材料,最终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5份,共督促平整土地200余亩,清理违法堆放生活垃圾400余吨,建筑垃圾20余万立方米,植树2万余株。《河南法制报》《检察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该案被评为河南省检察机关十大典型案例和高检院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期盼
“通过公益诉讼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所在。”凭着这份初心,关喜娟同志以自己的热情、果敢、细致,和部门干警针对校园、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和药品安全专项行动,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有效维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拆除违法建筑热点问题,组织公开听证,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份,督促拆除违法建筑15108平方米,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作为一名年轻干警,面对公益诉讼这项崭新的业务,关喜娟同志不断自主加压、奋力钻研探索,从干中学,从学中干,业务知识与理论修养得到同步提升。近年来,撰写并发表检察信息、调研文章、宣传报道20余篇,撰写的3篇典型案例材料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予以转发,撰写的《老城区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材料被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政法动态》予以转发,撰写的《公益诉讼专业化的路径思考》一文被核心期刊《政法论坛》刊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新时代的检察干警,关喜娟同志将继续做法律的忠诚捍卫者、公益诉讼的排头兵,肩负责任和使命,牢记从检初心,践行法律监督,彰显检察巾帼风采。
供稿:余 敏
图片:赵景颇